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职业杂志报道我院创建省部级优质高职院校
时间:2019-05-10 10:34 来源: 作者:庹琳 点击:

(庹琳)近日,《职业》杂志刊发文章,报道我院创建省部级优质高职院校情况。

文章全文如下:

励学求真兴荆楚

乐鱼体育全站app网页版创建省部级优质高职院校启示录

   

水,国之命脉;电,国之动力。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省长王晓东陪同下, 登上三峡水利枢纽大坝坝顶,极目远眺长江上下游,详细了解水利、发电、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情况。他说,“第一位的是要保护母亲河”“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坚实走过了67 年艰苦之路的乐鱼体育全站app网页版(简称湖北水院),始终秉承“修身、明志、励学、求真”校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累计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各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近7 万名。服务国家和湖北战略需求,对接行业企业现实需要,新时代的湖北水院全体教职员工在党委书记甘齐顺、院长孙国荣和班子成员引领下,顺应人民群众对水利资源除害兴利,对电力能源转型的人才需求, 办学应时而变,育才应需而变,现已建成五系三部29 个专业的“大水利”“大电力”学科体系,其中17 个专业被评定为国家和省部级特色品牌专业,成为我国区域水利工程建设和能源电力工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学院成为首批全国水利高职教育示范院校,连续4 届获得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先后几十次赢得国家和省教育、水利等部门表彰奖励。湖北省水利厅厅长周汉奎多次深入学院调研,称学校因水利水电而生、因水利水电而变、因水利水电而强,与湖北需求同向而行,承担起为水利建设和电力发展育人、科研智力支撑的责任使命。

学校党委书记甘齐顺

把握核心定位 提高综合办学实力

造福惠民,鼎基强国。水利电力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维护健康生态、保障国家安全,以水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电力开发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国计民生。湖北水院扎根湖北,铁心办出一所人民满意的高职学校,坚持姓“水”为“电”的本质属性, 围绕行业抓教学、着眼建设育人才、瞄准开发搞科研, 立足自身条件、积极主动作为,既借鉴先进学校先进经验,又结合湖北水利建设实践;既讲学科学术的可比性指标,又讲对生产力的贡献指标;既继承发扬优良传统, 又面向未来开拓创新,科学确定办学定位:坚持立足水利,服务社会;立足湖北,面向全国,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不忘初心,传承“工匠精神”。“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为国家创造更大人才红利”,是职业教育的两个核心目标。湖北水院打破惯性思维,从职业、实用、就业、人本、服务、需求入手,牢牢抓住“人生出彩”、“人才红利”的职教“灵魂”,集中精力、心无旁骛,实现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职教愿景。

师者与匠者完美结合,理论与实践互融互通,是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根本路径。湖北水院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精神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事业,使工匠精神内化为每一位学子的优秀品格。学院挖掘育人内涵,总结出了毕业学生蒋志刚、白玛旺堆岗位奉献的事迹。1981 届毕业生蒋志刚将在校的学习习惯变成工作习惯,扎根基层水利岗位,30 多年写下120 多本工作日记,被评为全国水利先进工作者。1987 届毕业生白玛旺堆,坚守西藏基层水利岗位25 年,成长为拉萨市委书记,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省级常委。学院党委号召师生向优秀校友学习,发挥“献身、负责、求实” 的水利精神,不失追逐梦想的决心,不忘勤勉实干的恒心,不离敬畏规则的诚心,不弃忠于自我的真心。

薪火传承守初心,搭梯架桥育才俊。在2018 年举办的全国水利职业院校“鲁水杯”技能大赛上,共有33 所职校420 名选手角逐河道修防工、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成图技术、水利工程造价、混凝土设计与检测5 大赛项。经过激烈比拼,湖北水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参赛学生祝卿夺得水利工程造价一等奖,王涛、徐加强、吴震、谢凯、李少宏、雒易合、邢祖锋、范莉萍、赵向军、高壮、曾晨阳分获河道修防工、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成图技术、水利工程造价二等奖,许佳豪收获三等奖,学院获得优秀组织奖和3 个单项团体奖,最终摘得全国综合团体奖桂冠。类似这样的赛事,学院精准把握,在全国和全省职校技能大赛上都取得了优异成绩。成绩的取得,缘于学院以高质量创建省部级优质高职院校为目标,以技能竞赛为抓手,不断完善覆盖教师和学生的校- 省- 国三级竞赛选拔机制,坚持以赛促教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赛促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赛促环境,营造出了更加优越的育人环境, 堪担重任的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全国水利电力领域,“工匠精神”使他们脱颖而出。

精益求精塑造“工匠之师”。让“中国制造”成为“金字招牌”,需要成千上万的“大国工匠”;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国工匠”,更需要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工匠之师”。湖北水院要求教师争当引领型、创新型、学习型、专家型的“人师”,不仅讲解书本知识,而且传授职业技能;不仅引导学生服务国家、服务社会,而且培育学生修炼匠心、格物致知。

让每个学生都掌握一门让人信服的过硬技能—— 这是学校给每一位教师下达的硬任务,也是每一位教师内心自觉的新追求。“每一名学生都有成才志向和发展潜质,只要我们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带领学生勤学苦练,就一定能让他们学到真知识、练就真本事。” 这是湖北名师、学院测量专业教师王金玲挂在嘴边的“育人经”。在“王金玲省级名师工作室”,王金玲老师热心指导培养测量专业的青年教师,她带领专业团队建设的《地形测量》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多年来,她以“每天进步一点点”激励学生, 鞭策自己,充分利用每一节课、每一次批改作业、每一次辅导学生的言传身教,培养了一大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工匠”型学生。

一名领军教师可以引领一个新专业,增强学校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一名优秀系主任可以改变一个专业的面貌,开创奋楫争先的新局面。学院大力宣扬优秀教师的“工匠精神”和育人成就,形成了一支热爱职教有定力, 淡泊名利能坚守的教师队伍,在学院现有的426 名教师中,有副高以上职称的105 人,湖北名师1 人,全国水利职教名师3 人,全国水利技能导师2 人,全国水利院校专业带头人1 名,湖北水利技术拔尖人才5 名,省级教学团队1 个,湖北省楚天技能名师特聘教学岗位12 个。

党建引领创新“工匠教育”。不忘初心,立德树人。湖北水院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突出思想引领,夯实党建基础,强化思政实效,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源头活水”。学院书记、院长上讲台讲党课,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师生头脑;各级领导抓党建抓基层,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教师全员将思政之“盐”溶入教育之“汤”,打造精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2018 年6 月28 日, 学院党委“三代会”提炼出了这样的党建统领经验:提高政治站位,从严治党之责有效落实,全院各级党组织牢固树立“党建是最大政绩”意识,构建完善的党建责任体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党委核心地位不断巩固, 创新落实党建制度,学校活力不断增强;突出价值引领,思想政治工作有力强化,构筑“五个思政”“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筑牢战斗堡垒,基层组织建设成效明显,党员队伍生机活力迸发;坚持正风肃纪,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自律意识不断增强;充分呈现特色,文化建设稳步推进,办学思想牢固树立。

学校党委坚持办学方向“航向标”,抓住人才培养“根本点”,走好内涵发展“康庄道”,打好改革创新“组合拳”,优化完善学院内部治理体系,建设省部级优质高职院校的做法得到国家教育部门的肯定,湖北省委省政府在全省总结推广了学院的经验。2018 年4 月12 日,学院书记甘齐顺在省直机关党建工作座谈会上,以“问题导向,精准发力,着力构建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的工作体系”为题介绍经验。学院正视党建问题, 找准原因,深度融入工作体系,调整机关处室党组织设置,全面推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实施党旗领航工程, 搭建“智慧党建”平台。

学院院长孙国荣

统筹教改布局领跑水利职教创新

高职教育与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密切相连,承担着向社会行业输送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重任,快速应对社会需求,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是高职教育办学的难点。湖北水院党委书记甘齐顺说:“为湖北水利和电力经济发展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是学校的核心使命,任何时候、任何阶段都必须紧紧抓住。”近几年来,学院着眼水利电力经济的大规模、标准化、智能化、高质量建设的产业格局, 以学校治理统筹教改布局,以教学与科研支撑体系建设的“梁”和“柱”。

推进特色治理强教兴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湖北水院紧紧依靠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体系治理实践中严格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钢要(2010 ~ 2020 年)》提出的“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大学治理结构,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改革创新目标有序推进,学习领会落实教育、水利等部省关于高职学校治理和职教改革的方向要求,完善学院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创新治理模式,跟上社会发展步伐,发挥长效机制。

加强水利电力建设离不开水利职教的基础作用。但水利职教的现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却不容乐观,自身地位不高,发挥作用不明显,甚至在地方职业教育管理中逐步被边缘化。在向品质高职院校发展的道路上,存在办学自主权落实不到位、理念特色不鲜明、内部治理结构不科学、两级管理权责不明晰、行为主体运行不顺畅、多元共治机制不健全等主要问题,造成水利职业院校的“最后一公里”困境,需要进行卓有成效的内外治理。对此,学院在近几年来的治理探索中,紧紧围绕职教模式和标准,建设一流的水利职业院校。

围绕建立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目标,学院加快内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认真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形成以党委领导为核心,法人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相结合的现代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以学院《章程》为统领,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和工作责任体系,加快推进“定编、定岗、定责”工作,修订完善内部运行管理制度,使内部治理更加科学、规范、协调、高效。突出执行能力建设,完善管理干部竞聘上岗、能上能下机制,确保各项决策部署有力、有序、有质、有效落实。坚持权责利相统一,完善以岗位薪金加绩效工资的职工收入分配机制,实行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探索成立教科研成果和立功受奖人员奖励基金,鼓励学术研究,支持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创业创新。

紧贴水利需求务实教学。教育要发展,根本在改革。湖北水院结合水利电力行业发展需求规划教学,结合行业院校实际保障教学,结合职教改革方向科学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办学、社会服务和质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在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文化育人等方面,逐渐走出一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之路。

学院坚持“以职业岗位为依据,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原则,着眼学生可持续发展,将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与行业企业合作,拓展岗位工作内容,遵循学生职业成长规律,构建综合素质和技术技能并重、突出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学院加强公共必修课建设,开设思政课、高数、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军事理论、就业指导、创业实务、职业素养与礼仪、水情水文化等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着力进行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拓展课和实践课建设,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未来岗位工作竞争力;公共选修课主要开设人文素质类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 拓展学生综合素质。

探索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不断优化课程体系。近几年来,学院先后对《高等数学》等公共课程按照专业不同需求进行了模块化教学改革,有力提升了公共课程的实效性。为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需求,2017 ~ 2018 学年全院共开设61 门公共选修课,共有9600 多人次参与选课学习。深化教育教学体系改革,形成了基础体系、平台体系、评价体系、组织体系、保障体系的教育教学体系顶层设计。学校完善技能大赛管理制度,规范教学项目、教师梯队培养和学生学籍管理流程。加强技能竞赛机制建设,突出以技能训练为中心的教育教学,充分发挥技能名师的引领作用,推进职教集团实质运行,强化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务实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聚焦主责主业创新教研。勇于担当,敢于作为,是对党的职教事业忠诚坚定的政治品格,是聚焦水利电力主责主业创新教育科研的具体实践。学校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际,瞄准水利电力经济主战场,顶天立地做科研,让成果走向市场,接受检验。近几年来,全校组织申报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150 多项,完成省级教学及科研项目结题90多项。教师发表论文13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登载百余篇;获专利5 项,60 多项研究成果获表彰。

为了实现国家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现代职教目标,湖北水院针对教师实践能力有待提高的现实,实施实践锻炼“360 计划(专业教师下企业360 度全覆盖)”,分期分批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学习。学校先后组织120 多名一线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利用暑期到企业和工程管理单位挂职、顶岗见习, 实现专业教师全覆盖。“360 计划”通过精心谋划方案, 全程明确纪律管理,总结考核实现三方共赢。优秀骨干教师庹祖明、余毅结合锻炼实践形成的论文《下企业对于提升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的探索》,荣获全国水利职工教育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

搭建科教平台,创造教研成果,带动全员研究。2018 年12 月25 日,在湖北省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研究会的学术论坛上,学院副院长姚祖军和教师张博合作撰写的论文《弘扬水文化与实践育人机制探析》获一等奖。学校报送的《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水利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践行水文化自信传播,推动民族一家亲发展》分别荣获二、三等奖,同时入选湖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选编《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一书。2018 年,湖北省教育厅将信息化教学大赛扩展为教学能力大赛,在全省394 个教学团队1022 名教师的参赛阵容里,湖北水院向娈团队和周艳霞团队分别荣获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类一等奖,双双入选国赛队, 魏坚团队和夏珣团队分别荣获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类三等奖,学院成为获奖层次最高和奖项最多的参赛学校。

服务水美中国 提供产业人才支撑

学院自觉找准水利电力发展和湖北乡村产业兴旺的着力点,在专业设置上对接行业重点产业,紧密服务区域战略需求;在功能上带动引领区域产业发展,创建职教集团连接体系服务荆楚;在水美中国的服务面向上,订单培育高端人才遍地开花,水利电力振兴全面提供人才支撑,探索出了一条学校与区域融合发展、教育与产业同频共振之路,成为可借鉴、可推广的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湖北水院样板”。

专业设置对接行业重点产业。只要你想在湖北水院成长,校园就有你成长的土壤。学校遵循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和内在要求,紧紧对接水利电力产业,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设置有前途的专业。近几年来,学校逐年停招、撤销与水利电力产业无关的专业,新增与水利电力产业紧密相关的专业,调整改造与水利电力产业对接不够紧密的专业,最终形成了水利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和水利、土木建筑、资源环境与安全、能源动力与材料等五系三部29 个专业的水利电力教育教学体系。

学校注重行业上下游结合,产业发展一体化大方向,维护国家和行业整体利益,紧跟水利工程大建设和新能源发展布局,超前设置专业培养新型建设人才。学院水利工程专业是湖北高职特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在传承基础上创新开发出《水利工程造价与招投标》等2 门国家教学资源库、水利工程制图等3 门省级精品课程,扩建水利工程专业资讯中心网站、现代化教学实训室、仿真实训中心、校外实习基地,采用仿真水利枢纽实景教学,开设水利工程制图与CAD、水利工程工程测量、工程力学与建筑结构、水利工程环境保护等精品课程,使毕业生能够担起水利建设大任。

职教集团连接体系服务荆楚。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2013 年,学校联合市州水利电力管理部门和全省产业领域及涉及水利电力的各类职校组建了湖北水利水电职教集团,教育部、水利部赋予学院完成了《职业教育集团长效运行机制研究——以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教育集团为例》的研究课题。这个“产教”共同体联盟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以培养更多“湖北工匠”“水利工匠”为目标, 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推动作用,携手联盟成员高效合作,学校坚持集成创新、系统变革,致力教育科技成果转化,为湖北水利电力科技和经济增长做贡献,为毕业生就业创业谋机会。

产教融合服务荆楚水利是水院发展的一场深刻变革,使学院保持了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学校破解高职教育滞后于产业技术变革的现实问题,通过教育教学系统性变革,在运行机制与工程教育组织结构设计层面上联合联心,探索校企“二元制教育体系”学徒制模式,新型师资队伍双重交互,激励企业技术专家与高校教师常态化深度融合。课程体系设计偏重产业技术需求导向,面向实用“真枪实弹”创新教学,尽早发现创新创业型种子选手。集团面向现实和市场摸索,降低社会组织进入“门槛”,每年都吸纳省内一些水利电力职业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由成立之初的44 家增加为92 家成员单位,在校学生规模超过8 万人。湖北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论证,高分高票通过了学校牵头承担的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教育品牌建设,称集团有效对接中高职、高职本科教育,有效对接学校育人与产业服务, 为水利电力行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和引领。

订单培育高端人才遍地开花。校企深度合作,不能流于形式,只有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岗位良性互动,让学生就业创业受益,让企业生产经营增长,才是学校与企业优势资源的充分整合与共享,这样的校企一体化办学有利于加快新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直接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多年来,湖北水院根据合作的企事业单位产业发展和用人需求的高质量、实用型特色,开办深度合作“订单班”,校企双方构建了一系列适合零基础在校生学习的方案和系列课程,逐步建立起符合专业发展,融入先进技术的教育教学标准,找到了课证融通、精准育人的高效“共赢”路径。如今,湖北水院订单培养规模每年都在1100 人左右,接近应届学生总数的一半,这些高端人才在全国水利电力行业立足岗位, 创新发展,弘扬工匠精神,为水利电力事业发展贡献出智慧和才干。

“订单班”定向招生,毕业后定向就业,打破省际界限,面向企业辐射地考生招生;按照省内市县区域水利发展需要编制培养方案、设置课程;通过优先录用、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学生毕业后定向就业,成为湖北水院当下和今后的精准化培训方式,有效地巩固了基层水利人才队伍。2018 年11 月28 日,在全省“百企千岗进校园”湖北水院专场招聘会上,湖北水院院长孙国荣与大禹水利、湖北水总领导签署订单培养协议,使现代学徒制的高端水利电力职业教育得以固化。学校产教融合精深发展,订单培养模式延伸至学院各个专业,先后开办了武汉地铁、迅达(中国)电梯、超星视频、缤纷天韵装饰、瑞鹏恒信水利工程质检、公安闸口泵站、国电恩施、荆江管理局等几十个订单培养班。第三方评价机构调查表明,学校近3 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的95%以上,97.1% 以上的入职者对工作薪资和发展前景满意。